5月25日晚,华中师范大学第十七届“新生杯”辩论赛决赛在模拟法庭拉开帷幕。
本次比赛由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学生社团指导中心、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委员会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结芦演讲与辩论协会(学生)共同承办。
法学院团委书记张永基、法学院团委副书记姜孝文、法学院辅导员樊星锴、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李鸿作为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武汉理工大学资深辩手陈晨通、毕哲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辩手卢子运、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资深辩手郑瑶瑶、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辩手涂喻铭受邀担任此次决赛的评委。
本次决赛,我院辩论队持反方对阵正方文学院辩论队,辩题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该/不应该被视为作品予以保护”,代表我院辩论队参赛的是一辩王恒越、二辩吴亿湘、三辩叶瑞哲和四辩任宇彤。
在立论环节,正方以三种不同形式的人工智能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视为作品纳入著作权法框架的方案即人工智能作为拟制的作者,使用者作为权利义务主体以及纳入著作权法进行保护可以实现权责清晰等利好。反方则提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具有随机性、不可控性不符合著作权法对作品的定义以及不保护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更有利于自由市场的发展和人的创作表达的利好。双方立论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为己方后续论证奠定良好基调。
在后续的辩论环节中,双方就作品独创性、著作权财产权转移、纳入著作权保护的利弊比较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算法黑箱、人工智能使用现状、太空歌剧院、小冰写诗、侵权判案等核心数据例子,双方展示了各自的观点和论据。
激烈的辩论结束后便是评委述票环节,评委们对整场辩论进行了精彩的总结,他们对参赛选手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指出了正反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在法律知识方面,评委指出双方在某些法律条款的引用和解释上存在不准确或不够深入的地方。在现状描摹上,评委认为双方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现状、挑战和机遇的描述还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地探讨。在远景规划上,评委建议双方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
此外,评委们对辩题的切入和思考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双方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本质和特性,以及著作权法律体系如何适应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
最终,我院辩论队以10.5:4.5的比分夺得第十七届“新生杯”辩论赛冠军,文学院获得亚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育学院获得季军。我院2023级辩手叶瑞哲以累计4场单场最佳辩手荣获赛事全程最佳辩手。
“新生杯”辩论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思想交锋的绝佳舞台。通过辩论,同学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深入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次辩论赛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让同学们在思想碰撞中不断成长的机会。我院辩论队也会继续秉持“明德惟馨,博物洽闻”的队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华师辩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思考。
图片:新闻传播学院辩论队
文字:吴亿湘 李佳一 审核:黄怡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