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在线讯(通讯员 郭思贤)临近毕业季,校园里渐渐弥漫起紧张的氛围,毕业生们步履匆匆,全力奔向象征着未来的夏天。而三月末正在“华研杯”赛场上全力奔跑、精准传球、大声呼喊的新闻传播学院排球队二传手兼队长彭康捷也是毕业生中的一员。回望四年的大学时光,排球已经成为一个烙印,背后的笑容和汗水都深深地印刻在这段时光里。
初来乍到:邂逅排球,开启热血征程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他,便加入了院体育部,并在开展学生工作时碰巧参与了“生命杯”排球赛的后勤服务。在观赛的过程中,他被这项运动所吸引。“我本身对运动比较感兴趣,我最开始是踢足球的,对其他的运动也有一些涉猎。”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彭康捷成为了院排球队的一员。
从一个排球学徒开始,他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技巧。彭康捷性格不算外向,但为了精进技术,他会鼓起勇气加入陌生的来自各个学院的排球爱好者组成的散场,跟不同的人一起打排球,结识新的朋友。“当我去和其他学院的排球队一起交流时,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平时一起打球的朋友,对面的队伍里面也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认识的。”
排球带给他的远不止这些。
从零开始学习一项新的运动并坚持下去,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进步,这给彭康捷带来了积极的情绪心态和正反馈。即便遇到困难,他也享受着这种克服障碍、突破瓶颈的感觉。随着排球技能从初学到娴熟,他也学会了更坚韧、更从容。
谈及整个大学阶段最大的兴趣爱好,他毫不犹豫地说是排球。对他来说排球也不仅仅代表着比赛,更是属于自己的精神角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去打排球,打场球就好了。”
“队长”之重:肩扛责任,引领团队前行
在加入排球队的第二年,随着学长学姐临近毕业,排球队面临换届,由于第一年在队里的积极表现,彭康捷获得了学长学姐和其他队员们的信任,成为了排球队的队长。
他开始承担起队长的责任,不再只注意自己怎么打球,也不仅仅是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训练。发现大家训练方式上的不足时,他积极思考对策,邀请体育学院女排队的运动员来为大家提供技术和经验的指导。发现我们学院的队员明显较为内敛时,他主动活跃气氛鼓励成员们,带动大家的激情。
如今自己也如当年的学长学姐一样即将毕业离开排球队,他希望排球队能传承下去,于是在照常组织训练的同时也忙着换届、对接和招新,努力尽到自己作为队长的最后一份职责。
“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队长。在有些事情方面还是有欠考虑,或者说经验还是不足,很多的时候都停留在一些理想化的层面。”想当一个好的队长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彭康捷在努力之余也常反思自己。
荣光背后:汗水浇灌,铸就辉煌成就
这个春天于排球队、于彭康捷而言是收获的季节。队伍在“华研杯”中出线后一路劈波斩浪,来到决赛,获得亚军。
在胜利的背后,播种的过程确实是艰辛的。
球队里毕业生很多,大家为前途奔忙,队伍的训练一直没有组织起来,老队员们一年没有训练,新队员们也一直没有机会练习。这支堪称刚刚组建起来的队伍,成员之间互相并不熟悉,一开始表现十分混乱,第一场比赛就是大家一起打的第一场球。
以赛代练,逐渐熟悉起来后,彭康捷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彼此的优势劣势,定下最合适的阵容,同时也想办法鼓励压力大的队员,努力缓解大家的焦虑。
“其实想打好排球真的挺难的,它需要很强的协调性,如果不去系统地学习排球的基本功的话,真的很容易走弯路。”彭康捷认为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扎实的基本功。
在训练中彭康捷十分重视,平常的垫球、传球、接球、发球、扣球,每一个动作和细节都力图让大家做到最好。成员们最喜欢的训练是去篮球场把排球垫到篮筐里去。虽然也是十分消耗体力的活动,但大家都当作一种休闲和享受。“我觉得其实我也并没有接受过什么特别专业的训练,都是一路这样打过来的。我不管训练也好,带队也好,更多的是要用心,这个是最关键的。”
在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排球赛和一次次挥汗如雨的训练中,彭康捷度过了他的大学时光。虽然即将离开华师新传排球队,但这支队伍和这项运动带给他的成长与感动,将会被他铭记在心,也会被每一位排球队的成员珍藏。
审核人:曾楚航 李鸿 程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