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胡璇,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2012-2015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8-2019年度入选中宣部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双千计划”。现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与视觉文化。
主讲课程包括《电视作品分析》、《大众文化与当代影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影视文化传播现象研究》等。联系方式:4724029@qq.com。
二、主要研究成果:
(一)专著:
《大众传媒视域下的东北喜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二)发表论文:(以下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1.《屏幕介质下流行病的“具身共感”:基于图像经验与视觉记忆的考察》,《新闻与写作》,2022.3(CSSCI来源期刊);
2.《感知媒介下的流行病、经验与社会记——基于屏幕介质的数字传播实践分析》,《编辑之友》,2021.11(CSSCI来源期刊);
3.《新世纪国产电影与诗歌的互文性对话》,《未来传播》,2020.12(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4.《记忆与梦境下“父名的隐喻”——精神分析学视域中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传媒观察》,2019.6(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5.《镜像 宿命 荒诞——对电影<七月与安生>的一种阐释》,《第三届中韩影视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6.《嬗变与想象中的“电视之声”》,《视听界》,2019.5;
7.《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媒介真实建构》,《视听界》,2018.7;
8.《朴赞郁电影中的荒诞美学》,《当代电影》,2016.4(CSSCI来源期刊);
9.《大众文化视阈下的赵本山现象解读》,《中州学刊》,2013.9(CSSCI来源期刊);
10.《从乡村到都市:“本山二人转”的当代演变》,《戏剧文学》,2013.8(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11.《文化合谋下的赵本山现象》,《求索》,2012.8(CSSCI来源期刊);
12.《赵本山现象研究述评》,《怀化学院学报》,2013.3;
13.《从“二人转”到“小品王”——赵本山现象透视》,《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5;
14.《重建新诗的节奏经验》,《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CSSCI来源期刊);
15.《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CSSCI来源期刊);
三、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乡村电影的“人民美学”研究》(批准号:22BZW041),在研;
2.主持教育部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虚构的真实:中国当代“电视秀”现象研究》(批准号:17YJC760019),已结项;
3.主持中央高校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大众传媒视域下娱乐明星的嬗变现象研究》(批准号:CCNU16A03011),已结项;
4.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人文视域中的隐喻理论研究》 (批准号:19BZW021,排名第二);
5.参与教育部哲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式比较研究》(批准号:13YJC751059);
6.参与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项目《新时期三十年乡土小说的农民文化心理研究》(批准号:2012Q385,排名第二);
7.参与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项目《21世纪西方隐喻理论研究》(批准号:2014Q275,排名第二)。
四、奖励:
1. 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2015.11;
2.荣获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